专栏

徐冰 |《背后的故事》的背后

2021.12.29

“背后的故事”系列作为徐冰自2004年之后最重要的创作系列之一,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成为徐冰一个阶段的代表作。

徐冰,《背后的故事:烟江叠嶂图》,170 x 885cm,综合媒材装置,2021

此次,徐冰最新的《背后的故事:烟江叠嶂图》于TAG · 西海美术馆开馆展“超越”上展出,采取就地创作、就地展示的方式,充分利用了美术馆现有场地的自身背景、空间和自然环境,包括装修的物料、植物的枯枝、报刊纸张等等,将展场的某些局限整合并转换为这件新作的特殊性。

2004年,徐冰在柏林美国学院担任驻地艺术家,收到德国东亚美术馆做个人回顾展的邀请。这个美术馆在二战期间,90%的藏品被苏联红军挪到了前苏联,留在博物馆的只有一些丢失的艺术品的照片。徐冰希望做一件结合当地历史与个人文化背景的新作品,于是从馆藏档案里选了三件丢失古画的照片作为素材,进行创造性的再诠释。 

《背后的故事1》,亚洲艺术博物馆,柏林,2004年,©徐冰工作室

“第一件(背后的故事)作品的灵感来自我经西班牙转机时,在机场办公区看到毛玻璃后面透出一盆植物的剪影,它很像一幅水墨画。这一瞬间我联想到柏林东亚美术馆的展柜以及那些在异地他乡的艺术品,同时以往关于中国山水画的知识、光影的经验都在头脑中串联起来。”

《背后的故事1》手稿©徐冰工作室

徐冰从东亚美术馆丢失的作品档案中挑选了三件做为素材,并用独有的方法进行了复制,这就是“背后的故事”的开端。在当时的展览图册中对它的说明是这样写的:“……最终,观众所看到的是隐藏在这些优美画面背后的东西。我们是会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蒙蔽, 特别是美的东西。只有在努力找寻隐藏于外表下的深层次的东西,我们才可以探究其不为人所知的内在”。

回顾第一次做“背后的故事”时的情境,徐冰说:“我仍然记得第一次试做时的兴奋,我意识到这将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表达手段,但可以看出那时的手法还是有些简单的。”

2014年5月_徐冰《背后的故事:富春山居图》工作照,©徐冰工作室

2016年4月_徐冰《背后的故事:北京塑料三厂的秋山仙逸图》工作照,©徐冰工作室

《背后的故事》所呈现的画面,不是通过物质颜料的调配来模仿三维效果(光感、立体感等),而是通过对光的调配构成的。换一种说法就是:艺术家在空气中调配光,而光是散落于空间中的,是通过一块切断空间的毛玻璃所记录的。这块毛玻璃的作用好比空气中光的切片,《背后的故事》可以说是一种光的绘画。这种“光的绘画”不太适合表现色彩和明暗层次为基础的西方绘画,却可以表现以意象为主的中国画,它提示了东西方绘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新的思考点。

TAG·西海美术馆《背后的故事:烟江叠嶂图》展览现场

“背后的故事”并非用墨色和笔法完成的中国画,却在中国画的特征和原理层面,用当代艺术的形式,成功的重构出中国绘画的精神,这打破了人们对中国画的既有认知,它告诉我们,中国山水画的实质并非那些流传下来的物化的墨色与笔法,而只可存在于活生生的精神交流的瞬间,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亦是如此。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韩文彬 (Robert Harrist.Jr)的文章中写道:“徐冰的创作对艺术和视觉的关系与矛盾进行了探索,探求图像和媒介的关系。徐冰的创作延伸了中国传统画家用现实主义的方式,将山水景物描绘在二维纸面上的这一传统。他的创作看上去像是山水画,但实际上既没有山水也没有绘画,而是用立体材料营造出二维画面的意境,而画面实际上只存在于空影之中,像风景的灵魂在与古人神交。徐冰就像一位魔术师,能够在创造出一种影像之后再告知你影像的秘密是什么。”

几年来不断以山水画作为摹本制作“背后的故事”,也使徐冰开始体会并思考中国绘画艺术的本质性在哪里?“有时我就在想,用这种方法很难复制油画,但却可以复制国画,这就提出一个问题,东西方绘画与自然以及看待自然的方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古典西画是写实的但不能用现成物来转换,国画是意象的却可以用这些现成物来转换。因为中国的绘画是一种符号的结果。一个树枝可以代表一棵树或这一类树:一块石头可以代表一座山,而不是某某地方的某一座山。”

北宋 王诜《烟江叠嶂图》

TAG·西海美术馆《背后的故事:烟江叠嶂图》展览现场

本次TAG·西海美术馆展出的《背后的故事:烟江叠嶂图》中选用的《烟江叠嶂图》现藏于上海博物馆。这件宋代王诜创作的设色画,描绘了烟雾弥漫的水面,群山环绕,空灵但不失生气,与美术馆的独特地理位置和景色相得益彰。

通过徐冰的创作,这幅图像也被赋予了全新而多样的面貌。从它侧面探出的枯枝指示着观众去发现这件看似普通的二维山水画背后的独特:各种废弃物近乎杂乱无章的堆积,在光的作用下,形成了正面可见的理想风景。不仅如此,这幅立体的山水图自身亦形成了一件画屏,与室外的山水庭院遥相呼应,绕过作品,方有另一番天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