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吕克· 图伊曼斯的非叙事性表达 | 将多种媒介与文化索引相结合

2021.11.08

比利时艺术家吕克·图伊曼斯(b.1958) 以独特的绘画风格闻名,他的图像所展示的是既起到交流作用又有所隐瞒的力量。

吕克·图伊曼斯,《猴⼦》 单张尺寸:21 x 29.7 cm 装裱尺寸:57.5 x 107.5 x 3.6 cm 丙烯油墨于聚酯材质描图纸,2020

自1980年代崭露头角以来,图伊曼斯开创了一种非叙事性的具象绘画表达,他深入探索那些嵌套于特定场景及能指符号之中的信息。他的作品基于各类图像素材的提取,它们色调柔和,暗示着模糊的记忆和褪色的往昔。然而,在艺术家画作的安静与克制之下,还掩藏着潜在的道德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与历史及其再现表征的问题相关,同时紧系日常生活的主题。图伊曼斯的绘画始终意涵隐晦深邃,藉此去破坏并重塑有关“纪念”的传统观念。

此次TAG·西海美术馆首展《超越》中,展出图伊曼斯的四组画作,在视觉上都给人一种轻盈的忧郁,来自近乎褪色和曝光过度的视觉感、冷静克制的灰调子、电影叙事般的片段感和截屏式的情绪,观者如置身稀薄的雾中,依然可以感受到被包围的密度。

吕克·图伊曼斯在他的工作室,2020 摄影:MiekeVerbijlen,Courtesy David Zwirner and the artist

“图伊曼斯流转其间的范围要远远大于‘历史绘画’的范畴,使得绘画能够涉及个人道德、我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在现代世界中的地位等各种议题。在这样的作品中,他还持续地表现出身为‘画匠’的精湛技艺……他的创作方式并不只是一位传统的画家,而是更像一位跨越多种媒介的艺术家。”伦敦泰特美术馆前馆长尼古拉斯·塞洛塔(Nicholas Serota)对图伊曼斯利用绘画所做的史学工作给予的评述无疑是精切的。

吕克·图伊曼斯,《深圳》 布面油画, 213.2 x 156.4cm

在《超越》展出的作品中,引人注目的《深圳》描绘的是中国深圳的鸟瞰图,是艺术家从他在笔记本电脑上观看纪录⽚时截取的静帧图像发展绘制⽽成的。在1980年代,深圳被指定为中国⼤陆的第⼀个经济特区,在此开创⾃由市场并使这座城市迎来了无与伦比的飞速增长。

图伊曼斯的画作探索了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渐加快的紧密联系:这幅原本普普通通的城市风景上覆盖着播放、后退和快进的符号,使得画⾯散发出⼀种既针对过去又指向未知将来的怀旧⽓息。

吕克·图伊曼斯,《代尔夫特 I》 布面油画,135.1 x 113.3cm

本次展览中还包括了一幅以代尔夫特青花瓷砖为主题的三联画。

在当代艺术世界中,中国瓷器的主题常常被用作反思殖民历史与今天全球化关係的媒介。东印度公司于17世纪早期开始从中国大量进口瓷器。而在这一贸易中断后,荷兰工匠开始自己动手模仿中国瓷器,批量的本土生产使得瓷器价格更为亲民。在图伊曼斯生活、工作的安特卫普,萨维诺(Guido di Savino)生产出最早的薄釉镀锡陶瓷,这一技术后来传入了代尔夫特。

在这幅作品中,图伊曼斯呈现了一个日常嬉戏的场景,图像及其背后的技术历史在这里成为一种换喻。艺术家在这里并非仅仅解密了图像的密码,更重要的是,通过引用图像背后牵连出的本地/全球的历史。

吕克·图伊曼斯,《代尔夫特II》 布面油画,135.3 x 133.6 cm

在此意义上,这件作品承载了中国历史文化、全球化与图伊曼斯之间产生的对话。他的图像学方法以及广泛涉及全球领域政治、经济与情感议题的策略,首先都建立在一种批判性的关注之上,即批判性地关注自身作为一个个体在本地和全球的处境。图伊曼斯一直在尝试在全球的忧思中继续开拓个体与世界的对话可能性,而不是重返、退居到趣味、安全和美感交织的住所。

吕克·图伊曼斯,《代尔夫特III》 布面油画,133.6 x 123.6 cm

在使用现成图像、照片、电影截图进行创作的同时,图伊曼斯从未把自己仅仅桎梏在图像学的形式实验之中,而是以一种当代的严肃立场,诘问关于现实和历史的观念、经验与意识如何在操纵、潜意识、集体欲望之中产生。

吕克·图伊曼斯,《皇后的房间》 布面油画,184.2 x 113 cm

从绘画本身讲,用图伊曼斯的话说,“它们并非仅仅投射我们所在的时代,而更像是绘画自身的一种怀旧”(not unlike the times we are living in now andmoreover like the anachronism that painting is itself)。但同时,这些作品中含有的关于背景和边界的讨论,以及由此衍生的关于真实与不真实的发问,也完全可以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展开,投射个体或者我们在全球想像中的位置和棘手的情境。

分享